第02版:综合 2025年04月15日

南阳·共享际首部沉浸式戏剧,“中国诗词大会”IP首次线下戏剧化尝试

《因风起》首演

  本报讯(记者  李滢)近日,由华人梦想、北京长江文化与中国诗词大会联合打造的国风悬疑沉浸式戏剧《因风起》,在南阳·共享际揭开面纱。作为南阳·共享际运营以来上演的首部沉浸式戏剧,这部以东晋才女谢道韫为主角的作品,不仅是“中国诗词大会”IP首次线下戏剧化尝试,更成为东城区“园”来有戏创新实践的生动注脚,展现着老城更新与文化创新的双重魅力。

  走进剧场六处古色古香的布景,观众纷纷化身东晋士族子弟,在曲水流觞间破译诗词密码、于建康城巷邂逅历史人物。《因风起》为《大真探赵赶鹅》系列作品导演张肖的全新力作,在延续互动叙事风格的基础上,以谢道韫的传奇人生为叙事原点,巧妙嫁接“咏絮之才”的典故与虚构的悬疑线索,创造出“观演者即入局者”的独特体验。

  “以往,我们通常是以镜框式舞台的方式为观众提供演出内容,所以剧场内的灯光、音响都是固定位置的布局。”南阳·共享际主理人赵禹清介绍道,为更好地呈现这一部国风悬疑沉浸式戏剧,南阳·共享际打破了剧场原本舞台与观众席功能分布的格局,在舞台设计方面采用360°全景舞美,即根据戏剧内容,利用原本舞台以及观众席的全部区域构建了六大诗意场景,且重新搭建了灯光位置、更新了灯光系统,通过精致的布景和灯光音效,让剧作在视觉、听觉甚至情绪上给观众带来全方位的沉浸体验。观众在触碰古风装置的瞬间,完成从“看客”到“参与者”的身份转换,通过参与互动环节逐步揭开隐藏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

  当诗词从荧屏走向剧场,文化传承便有了更生动的载体。通过深度互动的情节设计,将古典诗词的意境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沉浸体验,让观众“走进”诗词现场,这种将传统文化解构重组的创新表达,正是南阳·共享际戏剧孵化模式的典型实践。作为北京市首批演艺新空间之一,这座由老剧场改造而来的复合型园区,已打造出“创作+排练+演出+生活”的垂直生态链,累计孵化30余场戏剧首演项目。

  《因风起》的诞生,也标志着其从单纯演出空间向文化IP策源地的战略升级。首演以来,该剧好评不断,并引发新华网、北京日报客户端、北青网等媒体关注,小红书、抖音、大众点评等相关词条浏览量、播放量超98万。

  “南阳·共享际作为演艺新空间、网红打卡地,拥有众多年轻客群受众。这里不仅是一个演出场所,更是一个文化社区。引入优秀的沉浸式演出,既可以激发公众对艺术的参与热情,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戏剧东城的文化认同感,为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艺术创新和社区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赵禹清说。据悉,该剧计划在南阳·共享际展演两轮、共计80场。其中,首轮演出自4月3日至5月11日,次轮演出预计10月至12月开启。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声明:北京市东城区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80号

京ICP备11042982号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

新东城报综合02《因风起》首演 2025-04-15 2 2025年04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