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特刊 2025年01月11日

东城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第三场主题新闻通气会

立足“七有”“五性”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1月9日下午,东城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以“立足‘七有’‘五性’,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题的新闻通气会,相关部门围绕促进养老服务供给多元化、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等方面进行主题发布。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东城区将打造首个东城区智慧居家养老展示中心,为1000户老人安装智能服务终端,计划完成约300部老旧电梯更新工作,并利用三年时间,在222个物业缺失的老旧小区中实现物业全覆盖。文/记者 王慧雯

  关注1

  关注“老老人”和“小小孩”

  精准服务重点人群

  今年,东城区将紧扣养老“重心”,不断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网络,新建2家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0家养老助餐点,打造智慧居家养老展示体验中心,为1000户老人安装智能服务终端,对4600张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开展服务需求调查,探索家床家医联动机制,建立街道级养老服务呼叫响应综合平台,探索开展养老护理师技能培训和资格认定。

  区民政局局长高洪雷介绍,前不久,东城区举办了“慈孝守护”居家养老服务行动发布会,依托“互联网+AI”技术和全方位服务供给链,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智慧养老解决方案,实现为老服务转型升级。高洪雷说:“按照无偿、低偿、有偿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已经为辖区老年人按需配备、安装了1000台‘小蓝船’智能终端和手机APP。2025年,我们将至少再安装1000台‘小蓝船’智能终端,进一步提升老年群体智慧生活体验。”

  接下来,东城区还将打造首个东城区智慧居家养老展示中心,通过老年人多样化智能体验场景营造以及全方位智能安居设备和家居用品展示,精准对接多样需求,为老年人提供全套“沉浸式”智能便捷居家环境体验。

  聚焦“老老人”和“小小孩”,区卫生健康委主任曾文军介绍,过去一年,东城区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定制健康管理服务包;对签约高龄老人主动上门提供精准服务;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社区养老驿站、养老机构100%对接,现场开展健康指导。同时,鼓励公办园增设托班,支持社会化托育机构积极参与,2024年东城区提供普惠托育服务的街道覆盖率达到88.24%,初步形成“一刻钟托育圈”。

  曾文军说:“2025年,东城区将持续深化医养结合,探索破解医疗床位、养老床位互换等难点;深入推进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做好东城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指导和支持工作。”

  关注2

  抓好“关键小事” 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径

  近年来,东城区不断深化“热线+网格”双融互促,将网格监管问题与诉求问题有效衔接,建立“网格+电力”“网格+景区景点”治理路径,把解决群众问题的关口前移,由被动应诉变为主动服务。区城指中心主任王为说:“这样一方面有效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各种‘关键小事’,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另一方面,成功攻克了城市治理中的一系列难点,推动城市基层治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

  2024年,东城区共受理12345热线诉求33.5万件,较去年同期下降8%。诉求响应率100%、解决率98.01%、满意率98.25%,年度考核原始成绩、“解决率”均为全市第一,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王为介绍,2025年,东城区将统筹推进接诉即办、网格化治理、社区汇聚及政企共治,整合各方力量,全面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水平高质量提升;利用新质生产力,加强数智化建设,进一步发挥12345“窗口+智库”作用,辅助科学决策;积极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径新经验。

  聚焦物业管理“关键小事”,区房管局局长韩云升介绍,2025年至2027年年底前,东城区将在222个物业缺失的老旧小区中实现物业全覆盖。韩云升说:“今年,我们先期推进48个物业缺失老旧小区的市场化物业服务全覆盖工作。目前,我们正在梳理台账,草拟工作方案,计划试点区域化物业管理机制。”区域化物业管理机制将按照“因地制宜、就近成片、便于管理”的原则指导小区业委会(物管会)、小区居民选择社会责任意识强、有实力、有意愿的物业企业开展合作,为小区居民提供针对性强,适合各个小区的菜单式选择服务,有利于降低小区改造后的管理运营成本,实现小区物业管理的长效可持续运行。

  在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方面,东城区2024年度住宅老旧电梯更新的任务开工率实现100%。韩云升说:“2025年,我们计划完成约300部老旧电梯更新工作,推动幸福生活‘一键直达’”。

  关注3

  实施“强师行动” 为东城教育扩优提质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东城区将推动课程体系完善与创新,更加注重集团内、学区内资源统筹,持续加强特色课程建设。”区教委主任周林介绍,今年,东城区将推进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东城分院建设,积极推动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高校战略合作工程。此外,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持续推进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建设。

  周林介绍,学前教育将重点实现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坚持公办园为主,质量高、口碑好的民办园为辅,积极做好2至3岁托育服务;义务教育将坚持全面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加强小学品牌学校群建设,全力打造一批办学理念、办学质量、办学口碑在全市乃至全国领先的小学;初中将发挥好牵引小学、衔接高中作用,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高中阶段将坚持多样化特色发展,加强名校群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全市有影响力、有吸引力的品牌学校。

  此外,东城区还将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开展师德师风涵养计划、新任教师培养计划、校本研修强基计划。周林说:“我们将依托‘四名’工程,即名书记、校长(园长)工作室、名教师工作室、名教研员工作站和名学科基地,培养、孵化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有人格魅力的好校长队伍,打造一支服务与引领东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研员队伍,通过特级教师引领骨干教师、骨干教师辐射优秀青年教师,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声明:北京市东城区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80号

京ICP备11042982号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

新东城报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特刊03立足“七有”“五性”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2025-01-11 2 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