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特别报道 2023年09月19日

保护文化遗产 保持文化定力 敞开文化胸怀 扛起文化责任

2023北京文化论坛嘉宾为构建东城文化高质量发展格局建言献策

李滢 王慧雯 周佳

  9月14日至15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东城区委、区政府协办的2023北京文化论坛盛大举办,众多来自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优秀人才齐聚东城,共同探讨文化领域前沿热点问题。其间,东城融媒记者对部分嘉宾进行了专访。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文化定力、敞开文化胸怀、扛起文化责任,推动历史文脉与城市发展和谐共生、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有效连接、文化传承与交流互鉴深度融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绽放新时代光彩……文化大咖们从各自研究、从事的领域、行业出发,畅谈“文化东城”的生机与魅力,并从不同角度为构建东城文化高质量发展格局建言献策。

  文/记者 李滢 王慧雯 通讯员 周佳 摄/记者 王峥 闫文 张维民 李滢

  单霁翔

  文化遗产“保起来”

  “美起来”“活起来”

  “中华民族有大量优秀的文化遗产,首要的是要加强保护。只有保护下来,这些文化遗产才能健康地、有尊严地融入人民的现实生活。”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单霁翔说。

  “保起来”,还要“美起来”“活起来”。近年来,东城区与故宫深入合作,让大量博物馆成果走到社区去、走到民众中,让人们随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回家”。由中共东城区委宣传部与故宫博物院、故宫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轴线上 读懂故宫”故宫艺术公开课公益读书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每次开班都是爆满,所有活动都是免费的,我认为这是最大的、最好的投入,因为这些孩子们在博物馆里长大,将来一定是对博物馆热爱的一代,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有认知的一代,也将会自觉成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一代。”单霁翔说。

  冯俐

  助力东城

  打造“戏剧之城”

  文化是东城区最亮的名片和最大的优势,也是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东城的文化锦绣上,“戏剧”无疑是镶嵌着的一颗璀璨明珠。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坐落于北京东城,在东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剧院始终把自身发展融入到东城文化建设的整体格局之中。”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冯俐表示。

  谈及东城区与中国儿艺的合作,中国儿童戏剧节是不可不提的一项有益实践,为东城区营造了良好的戏剧文化氛围。此外,青少年戏剧教育是东城区“戏剧之城”建设的特色之一。

  冯俐表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作为儿童戏剧领域的“领头羊”,坚持“深入生活、扎根校园”,每个周末都会上演多场高品质、低票价、公益性的儿童剧,同时助力东城区多所小学的戏剧教育,推动儿童戏剧文化日趋繁荣。

  肖向荣

  “城市文化记忆”

  在东城触手可及

  “东城给我的印象是东城之高、东城之厚、东城之暖和东城之灵。”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肖向荣表示。

  在肖向荣看来,“书店、剧场、博物馆是城市灵魂的三件宝,它们承载着一个城市的记忆。东城区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有意义且成效显著的工作。”在东城,这样的“城市文化记忆”触手可及。40家演出剧场为城市注入艺术活力、37处博物馆带领群众探古寻今、190家实体书店营造书香满城,既灌溉着东城的文化沃土,也浸润着百姓的精神世界。

  “这里不但荟集着历史文化遗产,也见证着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回忆起曾经担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广场活动总导演、文艺演出执行总导演的经历,肖向荣依然记忆犹新:“最难忘的是东城居民,他们真正把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融入了血脉。”

  李杨薇

  丰富多元的东城

  值得无限期待

  “很高兴2023北京文化论坛能在东城区举办。东城区正在全力推进‘崇文争先’,近年来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李杨薇是东城区许多文化活动的“常客”,参与过程中,她深切感受到东城是一片文化的热土。

  李杨薇认为,一系列彰显深厚文化底蕴的活动的开展,既能够让人们领略到古都的独特魅力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同时也能够展现一个现代的北京、现代的中国。

  谈及对于未来“文化东城”建设的期待,李杨薇说:“东城区是全国文化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未来一定充满了无限的可能。相信东城区既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够展现出在厚重之上所呈现的独特现代都市魅力,让人们看到一个丰富的东城、多元的东城、值得无限期待的东城。”

  王斑

  打造精品力作

  擦亮“戏剧之城”名片

  “东城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也是首都‘四个文化’集中所在地之一,为举办文化论坛创造了良好条件。”连续两年参加北京文化论坛,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东城区政协委员、东城戏剧家协会主席王斑坦言:“每一次都是收获的过程。这是文化界的一次盛会,也是北京深入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

  “戏剧之城”建设成果丰硕,王斑既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此次参加北京文化论坛,现场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贺信,精神为之一振,深感一名文艺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王斑表示,文艺作品要反映时代的面貌、文艺创作者要融入时代的洪流。作为一名扎根东城的戏剧工作者,要以此次文化论坛为契机,以更加充分的自觉和担当,打造属于新时代的精品力作,将“戏剧之城”名片越擦越亮。

  王跃工

  激发故宫IP潜力

  共建文化高地

  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金名片”,也是东城区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宫里的文物不能带走,但是故宫的文创产品可以带到千家万户。”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王跃工说,文物的珍贵性代表了其蕴含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科学价值,用当代文创产品的表达方式,把历史文物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出来,这是文创产品的意义。

  近年来,东城区与故宫博物院联合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在新时代、新技术背景下激发故宫超级IP的巨大潜力,共建文化传承与艺术展示于一体的文化高地。

  如何运用好故宫超级IP,推动以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带动东城文旅消费?王跃工表示,要注重文创研发的改进,减量增质,打造含金量更高的文创大IP。

  宋洋洋

  文化引流场景唱戏

  是文旅融合新趋势

  近年来,东城区推出的“故宫以东”下午茶、觉醒年代文创雪糕、钟鼓楼冰箱贴等文创产品火爆出圈,受到市民、游客特别是年轻人的青睐。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对此表示赞赏:“文化引流,场景唱戏!东城文创做得特别好。非常契合当前文旅融合的新模式、新趋势。”

  “文化东城”的资源优势显而易见,但要实现“资源变现”却并不容易。宋洋洋说:“东城区不仅做到了,还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这一点格外重要。”

  东城文旅融合发展如何迈向更广阔的天空?宋洋洋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要打造“文化+”发展新范式,让文化成为东城资源转化、产业加速的关键力量。二是要借助科技为文化赋能,从传统道路实现换道升级的转变,用一系列科技型新业态、新场景、新空间提升产业效能。

  蒙曼

  将文化基因植入

  每个人的内心

  古都新韵、国风静巷、都市潮流汇聚于此,令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觉得,东城是北京最“有文化”的地方之一。

  对于贯穿东城南北的北京中轴线,蒙曼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中轴线与城的关系,就像是“中”字上的一竖,将城市空间一分为二;从另一方面讲,“允执厥中”亦为“中轴”,“所以我觉得,东城蕴含着独特的‘中’的作用,将中华传统文化中平衡的感觉,在平衡中不断创新的感觉找到了。”

  在东城,文化也在以各种方式滋养着百姓精神、涵养着城市气质、塑造着文化自信。

  “以文化人,重点在于化,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百姓需求做起。”蒙曼表示,东城区正在不断发挥文化资源优势,让传统文化贴近人的真实需求,从而将文化基因植入每个人的内心。

  吴明

  吸引更多年轻人

  走进博物馆

  “2023北京文化论坛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工作者搭建了互鉴互学的平台,为博物馆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新的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馆长吴明说。

  近年来,东城区大力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深度参与其中,也体会到了东城区对于这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正在进行的2023东城文化月暨第九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联动区域内多处文化地标,通过5大板块14项重点活动,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历久弥新,打造立足北京、辐射全国、连接世界的国学领域品牌文化活动。吴明表示,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是今年国学文化节与往年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这也是我们将来要继续努力的。我们也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东城区‘博物馆之城’建设贡献应有之力。”

  甄军

  让更多城市领略

  东城文化企业风采

  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数字技术创新引领文化业态创新、科技创新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带来新机遇……参加2023北京文化论坛,北京东方嘉诚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甄军“收获满满”。

  近年来,东城区以文化浸润城市底色、以文化赋能城市发展,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开展“文菁计划”推进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甄军深刻地感受到了东城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

  经过10余年的打造和沉淀,从空间改造植入文化产业到全方位服务,甄军和他的东方嘉诚逐步形成具有可复制性的“胡同创意工场”发展模式,并进一步走出东城。截至目前,东方嘉诚在京津冀5个地区共运营25个主题产业园、总运营面积30余万平方米。

  “作为在东城区成长的企业,我们希望能让更多城市领略到东城文化企业的风采。”甄军说。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声明:北京市东城区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80号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

新东城报特别报道02保护文化遗产 保持文化定力 敞开文化胸怀 扛起文化责任 2023-09-19 2 2023年09月19日 星期二